公交車客運量上升-中港車|粵港通|琦昌汽車租賃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20-05-20 09:44
作者:网站管理员



      5月12日,交通部發佈《2019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去年全國城市客運量1279.17億人次,比2018年增長1.3%,是自2015年以來的首次增長。交通部統計的城市客運包括公共汽電車(即常說的地面公交)、巡遊出租車、軌道交通、客運輪渡四個部分。去年城市客運量中,公交佔54.1%,巡遊出租車佔27.2%,軌道交通佔18.7%,輪渡佔比不足0.1%。

      近些年,隨著私家車保有量上升,以及網約車、共享單車等交通新業態的出現,乘坐地面公交和巡遊出租車的人越來越少,導致城市客運總量下降,2015-2018年連續四年下滑。




      降幅縮窄

      2014年,城市客運量一度達到過去幾十年內的高峰,自2015年開始下降,其中主要是公交和出租車客運量下滑。軌道交通客運量一直在上升,但增量不足以抵消前兩者的下降量。

      2019年轉折出現,城市客運量止住下降頹勢,開始重新上升,一方面源自軌道交通客運量的繼續增長,另一方面得益於公交和出租車客運量降幅收窄,去年這兩個類別的客運量降幅均為過去五年內最小。不過,去年整體城市客運量仍不及2013年。


      為什麼坐公交的人又變多了?

      公共汽電車方面,2014年的最高峰客運量達到781億人次,目前已降至不足700億。公交客運在2014年實現最後一次增長,增長率為1.4%,此後四年一直以2%-4%的幅度下降。去年公交客運量同比下降0.8%,降幅與此前幾年相比顯著收窄。

      巡遊出租車的客運量變化趨勢與公交類似。出租車的年客運量在2014年達到406億人,近幾年來降到不足350億人次,但去年的降幅只有1.1%,與前幾年3%-5%的降幅相比顯著縮窄。城市軌道交通則在過去五年內持續增長,新增里程約3500公里,客運量保持10%-15%的增長率。2019年,全國軌道交通完成客運量238.78億人,增長12.2%。

      同時,軌道交通客運量佔城市客運總量比重持續提高,去年佔比為18.7%,較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36個中心城市軌道交通客運量佔比達34.7%,提高3個百分點。


      公交車的改革

      等車難、堵車、不準時、服務不好是公眾對公交車的傳統印象。

      小城市中,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私家車出行;而在大城市中,更多的人選擇舒適並準時的地鐵,短距離出行則使用共享單車。這些因素導致乘坐公交車的人越來越少。公交公司早已意識到這個問題。2018年底,全國多地的公交公司已開始採取措施吸引客流,例如增加發車頻次、減少乘客等待時間等。其中中區公交客運量在2018年下半年就實現了止跌回升。

      結合深圳交通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與形勢,在2018年交通擁堵綜合治理工作基礎上,深圳市政府進一步印發《深圳市交通擁堵綜合治理2019年行動方案》,擬在推動重大設施建設同時,減少佔道施工影響,並針對不同區域特徵持續優化公交服務、抑制小汽車需求、改善擁堵點運行狀況,保障供需總量與節奏基本平衡。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2020年線網由16條線組成,總長度約596.9公里,遠景年線網由20條線路組成,總長度約753公里。預測到2025年,深圳市公共交通佔客運機動化出行量比例達到65%以上,軌道交通佔公共交通出行量比例為45%以上。持續優化公交線網。開展公交線網優化及公交熱點難點改善方案研究,優化或新增85條以上公交線路,並試點設置公交線路時刻表,提升公交服務;改善保障性住房小區、醫院、學校以及大企業等10個以上片區的公交微循環服務,加強與軌道接駁。持續推進公交提速。新增或改造20公里公交專用道,持續優化公交專用道網絡;完成中山迎賓、中山嶺南等交叉口公交優先信號建設,試點推動交叉口公交優先通行。提升公交快速通勤服務水平。針對科技園、福田CBD、國貿東門等工作崗位集聚區,優化提升定制公交線路及服務品質,滿足高峰通勤出行需求。

      公交車還引入了掃碼乘車、公交WiFi等新技術,提升乘客的乘車體驗。另外,城市公共汽電車中,深圳已實現公交100%電動化。相比於燃油車,電動車在平穩性和噪音方面有更好的表現。

      雖然客流在下降,但公交線路和車輛仍在增加。2019年,全國公共汽電車數量增長2.9%,運營線路增加5140條,線路總長度增加13.7萬公里,其中公交專用車道增加2101.5公里。交通部主導的「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創建工作,讓地方政府願意投入更多資源到公交行業,目前全國共有北京、上海、南京等26個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




      出租車

      巡遊出租車回暖,主要原因是其競爭對手——網約車在過去兩年遇到了難題。

      網約車行業出現之初,在資本和互聯網的推動下迅猛發展,奪取了傳統出租車相當一部分市場,但擴張過快也為其埋下了隱患。隨著網約車行業逐漸正規化,相關法律法規出台,網約車不得不放慢腳步。以上海為例,根據規定,上海網約車司機必須是上海戶籍,且車輛需在上海註冊,僅這兩項條件就把大量網約車司機排除在外。在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間,上海清退了30.5萬輛無資質網約車。另外,隨著網約車平台提供的補貼下降,司機個體的收入顯著下滑。這些因素導致實際可用的網約車數量減少,給傳統巡遊出租車再次發展留下了機會。

      一位深圳市民告訴記者,和前兩年相比,深圳的出租車又多了起來,她在叫車軟件上選擇「同時呼叫網約車和出租車」時,搶先接單的經常是出租車。傳統巡遊出租車也在尋求轉型,許多出租車公司開發了新能源出租車智能終端、具備通訊功能的出租車計價器、多功能支付打印終端等科技創新產品。出租車龍頭企業們也準備探索出行服務創新模式,推進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網技術在出行信息服務領域的應用。

      隨著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進入市場,出租汽車公司也開始提升服務,通過滿足個性化出行需求來吸引更多乘客。




      疫情衝擊

      去年公共汽電車和巡遊出租車的降幅已經接近於零,若繼續維持良好的發展勢頭,今年很有可能轉為正增長,但是疫情這只「黑天鵝」又給城市公交帶來了重大打擊。疫情發生後,人們外出大大減少,並更加傾向於私家車出行,城市公共交通客運量斷崖式下降。

      根據交通部數據,2020年3月,全國35個中心城市(武漢除外)公共汽電車客運量只有去年同期的29.3%,出租汽車客運量則是去年同期的35.6%。隨著復工復產推進,城市客運量有所回升,但仍未達到去年同期水平。四月底時,北京地面公共交通客運量恢復到疫情前的40%。重慶公共交通客運量5月8日突破600萬人次,為疫情後最高值,但也只有去年同期的78.8%。

      出租車司機的日子同樣不好過。成都的一位出租車司機,他所在的出租車公司每月要收取5400元的份子錢,而在疫情爆發初期,他每天的收入只有百元左右,不吃不喝都不夠繳納份子錢。對此,交通部鼓勵各地採取措施階段性,減免份子錢。絕大部分出租汽車公司響應了這一號召,不過這一部分損失仍是出租汽車行業在承擔。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公共交通行業遭受的影響仍在持續,如何渡過難關成為所有人面臨的挑戰。


      交通是城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保障。目前深圳已初步建成海陸空鐵齊全、資源配置集約、輻射國際國內的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十三五」期間,要按照交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體要求,深入實施「一帶一路」、「粵港澳灣區」、「東進戰略」重大戰略佈局,打造世界級集裝箱樞紐港、國際航空樞紐、國家鐵路和公路樞紐,建設國際物流樞紐城市和現代化公交都市,為深圳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發揮重要的支撐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