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未來-買車彈性方案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20-07-15 18:35
作者:网站管理员


     今天,汽車巿道大不如前,銷售策略自然因應世界環境而求變,供款方式也越來越多花樣。


     其實最早在香港勇敢踏出彈性供車第一步,是皇冠汽車的PCP彈性供款及trade in計劃,目的是因應香港用戶買車的習慣,甚至配合企業需要而推出可以將總車價分割供款的方式,除了某款汽車,Van仔都可以做這個供款方式。之後大約一年,平治也推出相類似的Agility計劃,同樣可以在三年後讓你思考想去定留;去,可以換新車,留,可以再上會續供餘額,對於一些對未來有未知之數的家庭,例如打算移民的話,這個方式就可以減少負擔。



     除了首期同供款都少一點的輕易上車計劃,近年較為進取的Infiniti,就大膽使用免息分期方式,變相把車價下調,但面價又不受影響的厲害銷售策略,如此,買家感覺上不會覺得車價貶值,但實際用家又可以便宜一點買新車,計算方式也比較容易,因為首期是30%車價,餘下的70%供款,就以0利息分五年攤還,即六十期還款,跟信用咭免息分期一模一樣,其實,如能夠使用像買人壽保險以信用咭供款,更可以賺取回贈dollar或超巿coupon,作個精明消費者。

     如果能夠申請到優惠的貸款產品,真的不必湊全款買車,貸款買車就挺好的。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貸款買車?

     首先,貸款買車可以在資金不是很充裕的情況下,提前實現買車夢,方便生活;

     其次,貸款買車可以豐富消費者購車選擇,不用死死受到價格的限制,擴大了選車範圍;

     再次,貸款買車只需要先付一小部分首付,將手裡的「活錢」騰出來,可以用於投資理財,彌補利差,甚至在投資行情好的情況下賺取收益。

     市場上的車貸種類層出不窮,形式越來越多樣,相對於傳統貸款,「彈性貸款」方案越來越成為香餑餑,為更多年輕人選擇。


     什麼是「彈性貸款」?

     先說說傳統貸款吧。傳統貸款是指先付一部分首付,剩餘的錢在貸款期內以等額月供形式支付。

     而彈性貸款則更為靈活,是指購車時,消費者付一部分首付,剩一部分車款做尾款,中間的一部分貸款,每月分期償還。此外,尾款在貸款還完後,可以一次性付清,也可以再次轉為貸款,繼續以等額月供的方式償還。




     我們以大眾汽車金融為例:如果申請的是標準信貸產品,那麼,客戶按照貸款合同規定支付首付款(車價20%起);貸款期限範圍為12~60個月;客戶按照貸款合同規定在貸款期限(12~60個月)內支付等額月供。

     如果申請的是彈性信貸產品,那麼,最低首付款為全車售價的20%;貸款期限12到48個月;最高尾款為貸款額的25%;尾款處理方式有三種:一次還清,展期或者二手車置換。


     購買一輛夏朗 樂享型 7座版,預計車輛總價25.28萬元。

     如果採用標準貸款方案,首付30%,即75840元,貸款36個月,每月還款5374元。算下來,總共支付了269304元。

     如果採取333彈性信貸方案,首付30%,即75840元,貸款36個月,每月還款3202元,最後還需支付尾款88480元。算下來,總共支付了279592元。

     通過以上對比,可以看出,一般情況下,彈性信貸方案成本稍高一些。當然,優點就是比較靈活。

     現在市面上,包括寶馬,大眾、現代在內的汽車廠家都推出了免息彈性貸款,有需要的朋友不妨參考。


     另外,Audi廠方上星期推出Audi at Home的彈性用車計劃,今次是亞洲區首次推出,並與香港大型地產商合作,在樓盤內設立租車counter,用家可以上網登記,然後落樓下couneter取車用,租賃形式可以日計或月計,用家就不用理會保養或續牌這麻煩事,對於corporate firm來說,這個Audi at Home租車計劃較一般租車公司方式高檔,也提供了貼身而有質素的彈性用車方式,公司不再需要買下資產(當然有公司董事喜歡),租車事實就更輕易負擔,同時車款變化多,高層都會樂意使用。

     老實講,無人知道明天變成怎樣,買車自用當然越具彈性越好。當然計劃彈性越大,當中可能要付出的利息都會高一點,畢竟這是機會成本,但是,要配合現今千變萬化的局勢,有時買東西都要變通一下,讓自己進可攻,退可守。不論是無息供款,或者分割式有利息供款,目標都是配合用家需要,然而,最重要是為自己及家人好好計劃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