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署於荃灣路、西九龍走廊推區間測速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20-08-14 14:27
作者:网站管理员


根據區議會文件,運輸署指出,因近年超速駕駛情況有上升趨勢。有地區人士要求安裝均速攝影機系統,以減少因這方面而引起的道路安全及環境問題。經考慮相關技術和地區意見後,他們與警務處就建議於荃灣路進行均速攝影機系統的技術測試。

此外,因荃灣路過往均有超速駕駛的情況出現,而且路段有較少出入點,故並沒有足夠空間安裝傳統偵速攝影機。因此運輸署和警務處選擇於該路測試均速攝影機系統。均速攝影機系統只會在試行路段現場的控制器內進行及僅用於辨認駛經出入點的車輛和車牌號碼,以及記錄經過出入點的時間,從而計算車輛的平均車速。

對於保障私穩方面,運輸署則指出,均速攝影機系統會嚴格遵守《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的要求,確保系統的數據收集、處理及使用符合條例的規定。例如攝影機只會從車輛後方拍攝,只取得車牌號碼資料。而這種的拍攝方式亦會和傳統偵速攝影機相同。在資料處理方面,署方表示,若車輛並沒有超速,控制器內的相片和車牌號碼則會即時被刪除,亦不會留下紀錄,在試驗計劃期間所錄得的車輛超速資料亦不會用作檢控。
運輸署說,系統較「快相機」更有效在長路段遏止超速駕駛。

議員憂私隱外洩 深圳灣公路大橋試驗取消

政府於2013年時,曾計劃推展試驗計劃,目標在2015年時,在深圳灣公路大橋試驗,非經常性開支約為1,126.7 萬元。當年計劃曾於立法會審議,有議員擔憂系統會拍攝道路上的汽車和車牌,或牽涉私隱問題。另外,有議員認為,未能證實系統的成本效益;亦未能證實系統較原有偵察車速攝影機優勝,最終試驗計劃作罷。

去年4月,運輸署在立法會上透露,擬於2019年第四季,再推試驗計劃;之後進一步於區議會透露,計劃於荃灣路的一段安裝系統,並於2021年上半年測試。

運輸署表示,今年推展計劃,在近港鐵荃灣西站,至荃灣公園的一段荃灣路;以及近櫻桃街公園網球場,至長茂街的一段西九龍走廊,安裝偵察平均車速攝影機系統。

運輸署指,系統需在路段的出入點,各設一部攝影機,然後利用自動車牌識別技術,辨認駛經出入點的車輛車牌,從而計算車輛在該路段上行駛的平均車速,以偵測是否超速。



運輸署:荃灣路及西九龍走廊曾有非法賽車

對於為何於上述路段試行,運輸署解釋,荃灣路及西九龍走廊曾有車輛超速及非法賽車,初步認為使用系統會較固定偵速攝影機﹙即快相機﹚,更有效在長路段遏止超速駕駛,司機會更留意在整個路段上的車速,而非只是駛經快相機前才注意車速,從而改變司機駕駛態度。

運輸署表示,完成安裝後,會試驗系統在香港實施的可行性及可靠性,包括在不同的交通及天氣狀況下,對系統運作的影響。在回覆區議會時,署方指測試期間,警務處不會使用系統所收集的影像執法,而且相關數據在測試完成後刪除。至於私隱問題,署方表示已委聘顧問作私隱影響評估,在應用系統收集和處理數據時,會遵守《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的要求。

田北辰認為,只要系統避過拍攝司機容貌,純粹偵測車牌,就可解決私隱問題。

田北辰:唯一方法解決非法賽車

曾任荃灣區議員的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表示,接獲不少荃灣居民投訴指,晚上常有非法賽車,難以入眠。他形容安裝系統是「唯一解決方法」,因超速者於「快相機」前會急煞,避過偵測後再加速,過程產生大量噪音;相反,該系統可防止司機突然踩油超速。

至於私隱問題,田北辰認為,只要系統避過拍攝司機容貌,純粹偵測車牌,就可解決問題。不過他亦補充,由於無法辨別司機,有可能引致「頂包」問題,亦未必能以扣分懲罰,故需上調罰款,增加阻害力。

民主黨議員林卓廷則認為,以現時的社會氣氛,增設任何監察、拍攝功能的系統,都容易引起社會爭議。他認為只要警方勤於執法,同樣可解決非法賽車問題,毋須加設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