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供需失衡導致部分新能源車交付延期-中港車|粵港通|琦昌汽車租賃

在全球新冠疫情的衝擊下,新能源轎車工業鏈面臨的檢測要遠大於燃油車,特別是最為中心的動力電池。
對於電動轎車而言,動力電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一佔有車輛總本錢38%左右的部件,已成為左右相關車企上或下的中心競爭力。近年來,受制於材料、設備水平、出產工藝以及政策調整等多種原因,動力電池商場逐步出現兩極分化的走勢,首要表現為低端產能過剩、優質產能缺少,後者已成為限制電動轎車發展的一大瓶頸。
高端動力電池供應缺少已久
自2019年以來,由於優質動力電池供應缺少,不少高端電動車型被逼暫停出產、推遲交給的音訊屢見報端。
2019年4月,奧迪推遲了其首款旗艦電動車e-tron的交給,用戶等候時刻從2個月延長到6到7個月,原因是動力電池供應缺少。這也導致奧迪當年的電動轎車出產值比預期少了1萬輛,僅能出產4.5萬輛。受此影響,奧迪第二款e-tron車型的發佈時刻也有所推遲。
與此同時,奔馳也遭遇著相同的窘境,因動力電池供應缺少,奔馳首款純電動SUV車型EQC在推遲交給方案後,也下降了出售目標。2019年,戴姆勒方案出售約2.5萬輛EQC轎車,但實際只能出產約7000輛。2020年,EQC的出售目標從6萬輛下降至3萬輛。
本年2月,捷豹首款純電動SUV I-Pace被曝出因電池缺少將暫停出產。捷豹路虎發言人在一封電子郵件中標明:「由於供應商的暫時日程安排問題,捷豹路虎現已調整了捷豹I-Pace在格拉茨工廠的出產方案。咱們正在與供應商合作處理這個問題,盡量削減對客戶訂單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款車型所選用的動力電池均為LG化學的NCM811電池。近年來,LG化學雖在不斷擴大其電池工廠產能,但仍難以滿意主機廠的快速增長需求。
現在,商場上能夠供應此類高端動力電池的供應商並不多,僅有LG化學、三星SDI、寧德年代等少數幾家頭部電池企業。「未來動力電池商場集中度還將進一步加強,前10家企業可能將佔有逾越90%甚至更多的商場份額。」我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職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標明。
疫情加重高端動力電池供需失衡
短期來看,高端動力電池求過於供的現狀難以得到大幅改善,兼之受全球疫情影響,這一供需狀況將會變得更為緊迫。
本年2月,疫情初步在我國商場延伸,受此影響,我國新能源轎車產銷均出現大幅下滑。中汽協數據顯現,2020年一季度,我國新能源轎車產銷量分別完結10.5萬輛和11.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60.2%和56.4%。與此同時,動力電池產值也出現大幅下滑,我國轎車動力電池工業創新聯盟的數據顯現,2020年1-3月,我國動力電池產值累計8.3GWh,同比下降58.3%。
現在,國內疫情防控雖獲得了明顯成效,動力電池工業已逐步恢復出產,但海外疫情卻初步快速延伸。3月下旬,松下電池、LG化學和三星SDI紛繁宣告,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三家公司均暫時關停了坐落美國的電池工廠。有分析人士指出,LG化學、松下電池、三星SDI的出貨量和裝機量估計在二季度將會出現明顯回落。
需要注意的是,受海外疫情快速分散影響,除了電池企業暫停出產,動力電池上游原料企業也被逼加入了停產陣營。
據瞭解,鋰礦資源豐富的澳大利亞從3月20日起全面關閉邊境,隨後智利、阿根廷和玻利維亞等「鋰三角」區域也公佈了相似禁令。其他,原材料鈷的首要出產國剛果也遭到疫情影響施行隔離政策,鈷的供應面臨中止風險。
英國基準礦業情報公司(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導致整個鋰電池職業供應鏈物流放緩,並已危及到全球各地的出產和使用,鋰電池有斷供風險。同時,由於電池企業原料庫存有限,疫情期間這部分庫存會耗費殆盡,全球電池供應鏈未來幾個月會面臨挑戰。
國內一家鋰電池供應企業的負責人坦言,其時國內車用鋰電池供應雖未出現緊張狀況,但假如海外疫情加重,將會影響到後期電池的出產。
車企怎樣不被電池「綁架」?
如前文所述,作為純電動車型的重要組成部分,動力電池將直接影響整車的出產交給。現在,海外疫情仍未散去,全球動力電池工業鏈的供需將更為緊張。
蓋世轎車研究院資深分析指出:「疫情將加重全球動力電池工業鏈的供需聯繫,估計2020年將有部分產品延期上市交給。」
蓋世轎車研究院
據瞭解,2020年,寶馬ix3、奔馳EQA、奧迪Q4 e-tron等多款高端電動車型都將進入商場,這將進一步加大對高端動力電池的供應需求。在此境況下,怎樣不被電池「綁架」耽誤旗下新車型的投放,成為整車企業不得不深思的重要問題。
對此,上述分析師主張車企「兩手抓、兩不誤」。首要,選擇多家電池供應商綁定,樹立合作夥伴聯繫。「現在雖然高端電池產能缺少,優質的供應商基本被企業分割,但產能利用率仍有冗余,主機廠尤其是商場較好的品牌不應該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車企應在全球各大商場尋覓本地設有產能的電池廠,與2-3家電池廠簽定供貨協議,以應對產能缺少風險。
其次,自主掌握中心技能,提早佈局。其時,傳統車企紛繁在加大電動化轉型,動力電池將成為未來轎車職業的中心競爭力,只要將中心技能掌握在自己手上,才幹獲得更大的主動權。
有相關專家標明,自建工廠或與電池製作商合資建廠,首要是主機廠從供應鏈安全視點出發的,一方面為主機廠樹立了安穩牢靠的動力電池供貨渠道,能更好地合作車型出產節奏;另一方面也有利於下降動力電池製作本錢,以獲得更有用的本錢管控。
此前,因電池供應缺少吃過「大虧」的特斯拉已然深諳此道。現在特斯拉一方面深度綁定電池合作夥伴,一方面與寧德年代和LG化學合作補充電池供應,而且自研電池,在美國自建電池工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