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汽約車實現了全國整體正毛利-中港車|粵港通|琦昌汽車租賃

網約車行業可以說是近幾年來改變人們生活出行的服務創新行業,為用戶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行業本身的一直虧損卻非常讓人擔心。造成這種虧損的原因很多,比如行業創立伊始就以補貼為核心競爭手段,稍微漲價就會迎來用戶的口誅筆伐,這不僅導致行業持續虧損的普遍現狀,也為行業的健康合規發展,蒙上了陰影。
5月6日,首汽約車CEO魏東發佈全員內部信,宣佈繼2019年7月首汽約車在上海和深圳率先實現盈利後,2020年4月,首汽約車實現了全國整體正毛利,多個城市進入盈利,公司有望在20年4季度實現EBITA為正。此次首汽約車實現全國正毛利,無疑在當前受疫情影響大環境下提振了整個網約車行業的信心。
不過,5月6日行業傳來好消息,首汽約車CEO魏東發佈全員內部信,宣佈繼2019年7月首汽約車在上海和深圳率先實現盈利後,2020年4月,首汽約車實現了全國整體正毛利,多個城市進入盈利,公司有望在2020年4季度實現EBITA為正。考慮到現在疫情還未徹底結束,首汽約車能夠在此時有如此表現還是令人眼前一亮,這不僅對首汽約車來說意義重大,對於整個網約車行業的發展也無疑是一針強心劑。

「輕質化+差異化」,成本優先是關鍵
從國際到國內,網約車行業還是虧損為主流,既要實現盈利又要保證市場份額,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首汽約車能夠率先實現盈利,在行業中確實可以稱得上是一個突破性的進展,用實際行動證明瞭網約車盈利的可能性,這一點從行業角度來看意義還是非常重大的。那麼首汽約車又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魏東在內部信中揭秘,首汽約車能一步一步達成全國整體正毛利的目標的核心原因,是「輕質化、差異化」的原則之下,堅定不移地推進總成本領先戰略。
在輕質化方面,首汽約車有兩個重要舉措,一個是從2018年開始引入加盟合作,快速提升公司車輛總規模,實現了2018年50萬輛,2019年80萬輛的平台網約車數量的飛躍,而龐大的車輛數量,是業務和市場份額的基礎與保證。另一個舉措則是,從2019年4月開始,首汽約車全面實施自營轉承包的經營模式改革,大力推行將自營車轉承包,在保證合規的同時,大大激發了駕駛員的接單積極性。把網約車駕駛員變成了公司的合伙人,實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身份轉型。
同時,為了實現更好的優質服務,首汽約車成立了品質車隊,黨員車隊等分層化運營,大幅提升了網約車服務水平,贏得了良好的消費者口碑。這使得在2019年底,首汽約車累計轉承包駕駛員達2萬余名,大幅降低了運營成本,推動了盈利的盡早達成。
而差異化運營則是首汽約車的另一個重要突破口,也可以說是其互聯網思維的一種重要體現,首汽約車以出行為入口,以場景定制實現破局,不僅不斷開拓諸如巴士、代駕、包車、周邊游、城際用車等產品形態,還接入了購物、旅行、航空、金融等各個領域的企業,與包括王府井,攜程,國航,銀聯等各行業企業進行跨界合作,在生活、工作、教育、醫療、消費、旅行等場景進行業務融入,共同構建起以品質出行為中心的生態閉環,該方面的突破,也使得首汽約車成為品質出行服務的代名詞。

「重創新+科技化」,保障出行為己任
網約車屬於服務行業,但更多的時候,它不僅僅是一種服務,還是一種保障。之所以網約車行業能夠發展得如此迅猛,是因為大家在出行不能保障的情況下會非常痛苦,不僅耽誤時間,而且會耽誤事。首汽約車在這一點上理解頗深,在關鍵時刻對用戶出行的關鍵保障,成為首次約車贏得消費者的關鍵,而這種保障,不僅僅建立在模式的創新之上,更建立在先進技術的研發和使用上。
比如在最近這幾個月,首汽約車的這個優勢就體現得非常明顯。春節期間,首汽約車致力於解決春運困難問題,針對機場、火車站周邊設置電子圍欄,增加電子圍欄內出發訂單的接單獎勵,引導司機接單。用技術和激勵的雙重手段,動態調整網約車資源,贏得消費者的好評,保障了春運期間消費者的出行。
而在復工復產之際,首汽約車又打出「復工不怕,首約接駕」的口號,成為用戶安全復工首選。除了「大消」和「小消」的消毒策略之外,對智能硬件的率先使用,也讓人非常驚嘆,比如CI車載智能硬件系統能夠識別司機師傅是否佩戴了口罩。
首汽約車還自主研發了軟硬一體化裝置,即在車內配備紅外體溫探測儀,通過加裝紅外攝像頭不需要接觸即可在車內捕獲駕駛員及乘客的體溫。同時還在車內配置車載智能LED紫外線消毒燈殺毒除菌,乘客上車時白光保護,下車後紫外殺毒,成為用戶復工打車的首選平台。
可以說首汽約車這種以保障用戶安全出行為己任的精神,是贏得消費者認可的關鍵,而在疫情中的優良表現,也是其能夠保持業務增長盈利的一個重要原因。對企業來說,疫情是一場災難,是一個考驗,也是一個機會,首汽約車的表現可以說是充分把握住了這次機會,展現出了企業強大的管理能力和科技能力,而盈利自然也就變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首汽約車在技術方面的投入遠非這麼簡單,,它還和百度、阿里雲等著名科技企業在自動駕駛、5G車聯網等領域有深度的合作,這也將成為未來首汽約車的核心競爭力。同時首汽約車還是最早研發上線CI車載智能硬件系統,實現全方位智能安全駕乘體驗的企業,也是國內出行企業第一個通過COPC顧客體驗標準認證的企業。

2020年第一季度深圳市網約車行業運營動態
平台及運力情況
截至3月31日,深圳市已有首汽約車、神州專車、滴滴出行、飛嘀打車、斑馬快跑、AA 租車、曹操專車、萬順叫車、全民用車、神馬專車、伙力專車、陽光出行、中交出行、吉汽出行、900 游、網路出行、雙創便民、合易接送等 18 家平台取得深圳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其中,首汽約車、神州專車、滴滴出行、AA 租車、曹操專車、神馬專車、伙力專車、萬順叫車、全民用車、中交出行等10家平台已在深正式開業運營。
已核發《網絡預約出租車汽車運輸證》63680張,已核發駕駛員證86633張。同時,共有巡遊出租車21498輛,在崗巡遊車駕駛員39433人。
行業運營情況
根據各平台數據顯示,1月1日至3月31日,深圳市網約車日均訂單約為4.83單,環比下降28.1%,日均行駛里程約為52.36公里,環比下降19.3%,日均載客里程約為48.88公里,環比下降15.9%,日均每車訂單運營金額約為194.39元,環比下降17.9%。
期間,深圳市日均接10單以下(不含10單)的網約車車輛數為46312輛,佔接單網約車車輛總數的88.2%;日均接10-20(含10單,不含20單)單的網約車車輛數為6034輛,佔接單網約車車輛總數的11.5%;日均接20單及以上的網約車車輛數為132輛,佔接單網約車車輛總數的0.3%。
網約車退出情況
1月1日至3月31日,深圳市共有1259輛網約車退出營運,累計退出網約車車輛共5876輛。經統計,已取得網約車運輸證但本季度未從事運營(未接單)的網約車車輛共計11904輛,佔運力總數的18.7%。
風險提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第一季度客流明顯下降,行業日均運營接單數、里程數、收入均呈下降趨勢,在此提醒擬從事網約車經營服務的企業和駕駛員,密切關注行業最新動態,審慎做好投資和從業分析,客觀評估經營收益,妥善選擇從業方向。同時,駕駛員在與租賃公司簽訂合同時,務必審慎選擇租賃模式,認真閱讀合同條款,避免產生經濟損失。
網約車的下半場,盈利為王
儘管網約車行業競爭激烈,但還是有越來越多的玩家不斷湧入,除了互聯網公司之外,很多造車企業也開始把網約車行業當作是解決汽車庫存的一劑良藥。而在這種紛亂的環境下,首汽約車最成功的地方就是保持了自己的本心,運營上回歸商業本質,不去做過度的補貼大戰,深耕合規安全,並將服務做到極致,實現服務的品質化和專業化。
首汽約車還更多地把目光放在用戶的需求保障上,如去年首汽約車推出網約車行業首個特殊人群服務規範,對孕婦、兒童、行動不便乘客、視聽障礙乘客甚至醉酒的乘客和攜帶寵物的乘客乘車實現特別的關照,這個服務規範一經推出,就獲得了用戶的一致好評,而這些好評的不斷積累,則是首汽約車口碑持續上升的關鍵。
前瞻的眼光,出色的戰略,堅決的執行,純粹的初心,是首汽約車得以在上半場站穩腳跟的關鍵原因,忘記規模和增速,深耕技術和服務,嚴控成本和風險,則是首汽約車可以最早達到盈利邊際的核心。在我看來,流量和用戶數固然重要,但品牌和口碑才是長期發展的必由之路。
首汽約車在各個領域的不斷創新和融合,已經成為了首汽約車的獨特風采,是一條有首汽特色的發展之路,而盈利則是這條道路正確性的最佳註解。在未來,首汽約車有很大的可能成為一個生活服務的入口,這會是一個超越網約車行業的定位,也會是一種全新生活的開始。
網約車行業大浪淘沙,走到最後的到底是誰,在今天還很難下一個判斷。但必須要說的是,率先盈利的首汽約車已經掌握住了自己的命運,在下半場競爭中已經立於了不敗之地。
